信用学习平台
APP下载

 

新闻宣传

新闻宣传

在全省率先推进“信用+双随机”,南通精准监管全覆盖为企业发展增活力

【返回上一页】 来源:信用南通发布时间:2022-07-06

“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作为深化“放管服”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在为企业松绑减负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政府部门监管效率和执法效能。

如何进一步提升“双随机”监管的精准性、有效性?今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实施“信用+双随机”融合监管。上周召开的“信用+双随机”融合监管推进会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联席会议明确,由市市场监管局牵头,联合市发改委、市大数据管理局推动“信用+双随机”融合监管市、县两级全覆盖。

“信用+双随机”融合监管,将把企业按照信用风险等级进行分类,对不同等级的企业进行差异化监管,在对监管资源进行最优配置的同时,切实解决一些领域存在的检查任性、执法扰民等问题,实现对诚实守信者“无事不扰”,对违法失信者“利剑高悬”。

微信图片_20220706085645.jpg

信用破题,让监管资源实现最优配置

“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是指市场监管部门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这种监管方式既为企业松绑减负,也促进了公正监管。近年来,我市各级监管部门持续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2021年,全市共有293个部门开展双随机检查,完成6196项任务。

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在“双随机、一公开”工作中全面深化跨部门综合监管,也是“放管服”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我市的部门联合监管工作走在全省前列。2021年,全市40个成员单位均参与了部门联合双随机检查,实现联合监管部门覆盖率100%,涉企检查频次较以往下降30%。在8个重点行业领域创新推行的“8+N”跨部门联合抽查机制被写入全省经验交流材料并呈报国务院主要领导,相关做法多次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推广宣传。

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向纵深推进的同时,监管力量与监管任务不匹配的问题也日益凸显。目前,全市市场主体数突破110万、企业数突破31万。市场主体规模大幅增长,监管资源更加紧张,对监管效能提出更大挑战。此外,监管的针对性不强、问题发现率不高、跨部门协同监管组织不易等问题也依然突出。

只有更好的“管”,才能促进更高水平的“放”。如何破解痛点难点,真正把“双随机”这把“好钢”用到刀刃上,通过有效监管、公正监管,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活力,助力打造“万事好通”营商服务品牌?我市从“信用”破题,充分运用信息化和大数据手段,创新构建“信用+双随机”融合监管机制。

精准打分,87个指标为企划分信用等级

信用,是企业的另一张名片,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企业经营是否规范合法。“信用+双随机”融合监管,就是根据企业的信用风险状况来实施分级分类监管,让“双随机”监管变得更有“靶向性”。

打造一个精准智能的信用风险分类体系,是实现“信用+双随机”融合监管的前提。去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出台《南通市企业信用风险分类分级监管指引(试行)》,以海门区正余镇、余东镇和崇川区为试点,抽取1809家作为样本企业开展信用等级评价,将企业信用得分由高到低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

企业的信用分怎么打?其科学性直接关系到信用等级划分是否准确。在试点基础上,今年,市市场监管局依托人民大学顶层团队指引,在全省率先构建了一套具有地方特色的通用型企业信用风险分类指标体系。“我们在市场监管总局81个通用型指标的基础上,增设了6个体现南通营商环境情况的指标,包括是否为高新技术培育企业、南通老字号、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市市场监管局局长、市“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联席会议副召集人、联席办主任秦艳秋介绍,较之通用型指标,南通特色指标体系更能充分反映地方产业特点和企业质态,更精准对企业进行信用画像。

87个指标囊括了贯穿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静态及动态信息,客观反映了企业信用风险状况。基于这些指标,信用分类管理系统对全市31万家企业2500多万条数据进行了自动归集。经测评打分,最终评出A级企业2075家、B级企业194127家、C级企业111850家、D级企业2642家。

这份通用型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是对企业信用风险的精准画像,也是实现精准监管的重要依据。下一步,全市各级监管部门将依据企业信用风险等级实施差异化监管,对A级企业无事不扰、有因必查;B级企业降低频次、常规监管;C级企业重点检查、重点监管;D级企业严格检查、严格监管。“在抽取检查对象时,系统自动匹配主体信用等级,按不同比例抽取样本。”秦艳秋说,企业信用风险等级越高,被抽查概率越大。

协同作战,全流程管出公平管出质效

如果说“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推动监管执法由部门“各自为战”变为“协同作战”,那么,信用赋能“双随机”则是对这项改革制度的一次升级。

以往,“双随机、一公开”重复抽取监管对象的情况时有发生。“信用+双随机”融合监管的一项重大突破就是实现了汇总取重,进一步降低涉企检查频次、减少对企非必要干扰。“我们对同一部门不同任务和不同部门的不同任务进行智能化汇总,利用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对检查对象进行自动查重、分类处理。”秦艳秋介绍,属同一部门不同任务的,取重后形成一个单部门监管任务,进行内部整合“一起查”;属不同部门检查任务的,取重后形成一个多部门联合监管任务,进行部门联动“一次查”。

“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行“一单两库”制。但在实践中,“一单”更新速度跟不上法律法规修订速度,“两库”均由各地、各部门自己上传和维护,随意性较大。如何杜绝部门和基层随意增减事项和计划,杜绝随机监管盲目任性?一套严格的监管程序不可或缺。“信用+双随机”融合监管实现了计划和任务制定、检查对象和检查人员匹配、检查结果回填及后续监管全流程闭环管理,联席办将对各环节全程跟踪督查。

在计划和任务制定环节,“信用+双随机”融合监管对照最新制定的市政府部门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和年度抽查计划制定了232个标准化标签,统筹组织全市40个部门共279家单位对检查对象和人员进行分类管理,实现“一单两库”动态调整。监管任务“统一派单”“媒体公示”,监管人员“照单检查”“接单必查”,除个案处理、重点监管、专项检查外,一律执行“凭单检查”“无单不查”。

以“信用+双随机”融合监管实施为契机,各地、各部门迅速动作。“目前,我局1073家监管对象已按要求入库,下一步将研究构建‘通用+行业’指标体系。”市文物局专职副局长季向明代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发言时表示,该局将以通用分类指标为依据,逐步探索融入文化市场的红黑名单、文物保护单位级别等指标,建立完善行业信用评价标准规范或实施办法,为实施精准监管打好基础。秦艳秋介绍,未来“信用+双随机”融合监管还将注重信用风险分类结果与专业领域、重点领域和新业态的监管融合,切实提高企业对监督检查的参与度、满意度、认可度,用公正监管管出公平、管出效益、管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