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学习平台
APP下载

 

新闻宣传

新闻宣传

海安市场监管局多措并举推进信用工作

【返回上一页】 来源:信用南通发布时间:2022-01-07

一、结合实际强化分类分级监管

海安市场监管局立足部门职能,结合地区工作实际,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与信用监管有机结合,着力分级分类监管,发挥社会共治作用,积极探索形成信用监管新模式。

共享共治提监管效能。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梳理信用监管内容及“双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将被抽查对象进行分类,对无处罚等失信行为记录的对象,利用邮件、微信群、网络监测等手段,实施“不见面”检查,在单位公众号中开设信用监管专题,及时公示非现场检查的被抽查单位诚信守法经营信用承诺书,畅通社会反馈渠道,构建共治监管格局。9月份,对三家会计行业单位先行试点开展“不见面”检查。

分类建库促精准监管。对今年以来1500余条信用修复记录进行梳理,将228个有关市场主体列为重点抽查检查对象,在江苏省市场监管信息平台中建立“信用修复主体”检查对象子库,以10%的抽查比例,联合税务等部门按季度实施信用修复主体跨部门抽查检查,促进失信修复企业诚信守法经营。

二、开展诚信缺失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

开展全市疫苗储存运输和预防接种中疫苗质量安全检查。按照省药监局加强新冠病毒疫苗监管 “五个全面”工作要求,制定了疫苗质量安全清单,进行了监督检查。截止目前,共检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家次、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单位59家次、新冠病毒疫苗临时接种点3家次,出动执法人员180余人次,疫情防控用医疗器械抽检15个批次,检查覆盖率达到100%。召开全市疫苗运输和储存中疫苗质量安全培训会,全市接种单位负责人参加《疫苗管理法》、《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培训,通报疫苗质量安全监管中发现的问题,督促全市所有接种单位针对存在问题自查自纠和签订《疫苗质量承诺书》,全市疫苗接种单位自查率和疫苗质量承诺率均达100%。

开展非医用口罩质量专项行动,摸排核实非医用口罩生产企业生产状况,其中正常生产的企业2家,有生产设备的非连续生产企业49家(长期停产的企业41家),均进行非医用口罩产品质量提示。8月根据要求开始开展口罩产品质量安全案件查办行动。截止目前,稽查大队和各分局共检查经营者108家次,查获质量不合格口罩0.7460万只,均为医用口罩。

口罩产品质量安全案件查办行动中共查办案件3起,案值2.5078 万元,查获质量不合格口罩0.7460万只。江苏广达医材集团有限公司涉嫌销售质量不合格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已移送公安处置。对新康明医院使用的医用防护口罩抽检不合格,为南通盛泽医疗器械有限公司销售,因不属于海安辖区,已移送如皋局处理。

三、广泛推进诚信宣传工作

部署开展2021年“5·20世界计量日”及“计量守健康惠民生”活动,集中开展计量为民宣传咨询服务活动,向各行业企业宣传计量知识,向群众普及计量常识,推进诚信计量建设工作,提升诚信计量工作的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

市综合检测检验中心开展电子秤免费强制检定工作和集中对全市营运出租车的计价器开展周期强制免费检定工作。在开展检定的同时,工作人员还向经营者宣传相关计量法律法规,积极引导经营者诚信经营,增强市场主体法律意识,共同维护良好的市场经营秩序。

走进各大农贸市场,向经营户们开展诚信经营、守法经营宣传,引导他们共同维护良好的市场经营秩序。在市场里执法人员向居民群众普及诚信知识,督促经营户们不售卖以假乱真、以次充好、过期变质和“三无”产品,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和举报,保障群众良好的食品安全环境。同时大力普及食品安全法和创建的相关要求和标准,监督指导市场主办方落实主体责任,规范市场管理。

深入到各药店,向经营业户开展诚信经营、守法经营宣传,引导他们共同维护良好的市场经营秩序。工作人员们在药店里检查四类药品实名登记的情况、明码标价情况、处方药登记情况以及执业药师在岗情况等,向经营户宣传诚信守法经营的重要性,引导和激励商户自觉参与文明创建,提醒经营者自觉维护药品和防疫用品市场价格秩序和公众利益,提升经营市场的整体文明素质。

通过开展政务诚信承诺活动,进行诚信宣传、签署诚信承诺、政务诚信问题排查治理。使得市场监管全体干部职工充分认识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以及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海安市场监管局将实施市场信用监管和智慧监管,进一步实施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工作,强化信用风险分类管理与“双随机”抽查的有效结合。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树立问题导向,建立问题解决式监管模式,实行以双随机抽查为重点的日常监督检查制度,按要求抓好企业信息公示、公示信息抽查、经营异常名录管理、僵尸企业吊销等工作,强化企业信用约束。将继续根据形势和深化改革的需要,及时总结经验做法,赴先进地区取经学习,不断完善信用监管工作机制,创新信用监管工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