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是老百姓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需求。吃得健康、吃得安全,对老百姓来说是“天大的事”!
利用如东县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这一契机,为群众创造一个健康美好的生活环境。我们真诚地希望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和从业人员携手并进,共同努力,创建省级食安示范城市,为建设宜业宜居宜游宜学新如东添彩!
创建省级食安示范城市工作启动以来,作为牵头部门,如东县市场监管局迅速行动,强化措施,出台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方案,组织成员单位召开动员会、部署会、推进会,迅速掀起全县创建省级食安示范城市高潮。
创建以来,广大市民从家里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切身感受到了创城带来的食品安全变化,目睹了勇立潮头拼搏奋进的如东,见证了食品安全监管拾级而上的如东,感受着食品安全监管面貌焕然一新的如东。
饭店的后厨不再是“进入重地”,通过玻璃窗或者餐厅墙壁上的显示屏,消费者就能看得清楚、吃得放心;市场上买菜不用担心农残超标,农批市场的快检室实现蔬菜农残情况实时公示、一目了然;食品小作坊不用担心食用安全,一张张小作坊登记公示牌背后,消费者放心指数不断攀升……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惠及每位如城市民,最严食药监管,让百姓的幸福指数与“舌尖品质”同步提升。
夯实基础全程监管
以日常监管为基本点,抓好长效监管。认真组织现场检查,实施源头布控,以肉类、水产品、食品添加剂等为重点品种,以城乡结合部、学校及幼儿园周边、养老机构、景区等为重点区域,完善监管措施,着力提高监管的有效性、科学性;积极推进餐饮服务单位规范化经营,餐饮单位已全部实现量化分级管理,30余家餐饮单位和学校食堂开展省级餐饮业质量安全规范提升工程创建,餐饮食品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积极开展食品生产经营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对全县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开展全面摸底排查工作,建立了食品安全监管一户一档,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信用档案。积极推进“一票通”追溯体系建设,解决部分经营户存在的进销货单据保存不完善、索证索票不到位等问题,逐步实现食品可追溯。
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强化企业培训教育,提升主体管理水平。明确今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以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年”活动为主线,在全面推行企业承诺制的基础上,注重在食品从业人员、单位中挖掘和树立先进典型。组织开展全县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主题培训会45场,较好地解决了部分企业主体不会管理及管理水平差的问题。
加强食品安全过程防控。一是推进农产品产地证明制度,规定食用农产品必须具备产地证明,方可入市交易,确保来源可溯。二是在各环节推行了以“一票通”为载体的索证索票制度,确保流向可查。三是对餐饮单位实施了“明厨亮灶”工程,消费者可以通过玻璃幕墙、大堂显示屏等方式观看后厨加工过程。全县共有400余家餐饮单位实施了“明厨亮灶”工程,基本实现学校食堂和大中型以上餐饮单位的全覆盖。
技术支撑快检保障
大力推行快检全覆盖工程。大力开展“你点我检”、“你送我检”活动。随着综检中心正式投入使用,我县以综合检验检测中心法检为支撑,以13家市场监管分局快检室为骨干,以农贸市场快检室和食品安全快检车为补充的“1+13+N”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和风险监测模式正式形成,实现食品快速检测室全覆盖。
以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为契机,充分利用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 “12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食安如东志愿服务活动”等主题活动,组织现场宣传咨询、悬挂宣传条幅和安全知识大讲堂、开展“进社区、进养老院、进校园、进商超、进机关”五进宣传活动。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平台,立体式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及时向社会公布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及典型违法案例,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在《如东日报》、如东电视台推出食品安全专栏,第一时间向辖区内群众提供权威食品安全资讯;以文艺下乡为载体,组织开展“尚德守法,食品安全让生活更美好”巡演活动,现场及微信直播观看人次近17万;在各乡镇街道基层监管所设立宣传栏,借助各超市、农贸市场电子显示屏,集中宣传食品安全知识;为食品经营业户统一制作并张贴《食品安全信息公示栏》,引导群众参与监督。发放“致广大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一封信”、“共创食品安全城市”海报桌签纸巾盒牙签盒等宣传资料,全面提升社会各界对创建工作的知晓度。创建以来,发放宣传画2万5千余份、宣传单1万份、桌帖3万份、纸巾盒牙签盒1万5千余份,发放保温杯、雨伞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品数千份,营造了铺天盖地的宣传氛围,老百姓食品安全知晓率、科普率、支持率、满意度空前上升,大力营造了 “人人关心、人人维护、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
创建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食品安全任务艰巨,任重道远。如东将以“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为契机,不断完善机制,开拓创新,努力探索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在创建中求创新,在长效管理中求实效,全力打好食品安全攻坚战、持久战,为确保百姓饮食安全矢志不渝、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