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一处违法,处处受限。江苏省生态环境厅日前公布全省2019年上半年企业环保信用评价结果,全省参评企业46046家,141家企业上了“失信名单”,其中黑色企业(严重失信)52家,红色企业(较重失信)89家。我市黑色和红色企业数量分别是4家、9家。按目前政策,环保失信企业将多交水电费。我省对黑色企业污水处理费每吨上调1元,用电价格每度上调0.1元;红色企业污水处理费每吨上调0.6元,用电价格每度上调0.05元。
今年1月1日,我省正式实行《江苏省企业环保信用评价暂行办法》,评价结果从高到低分为绿色(守信)、蓝色(一般守信)、黄色(一般失信)、红色(较重失信)、黑色(严重失信)五色等级,省生态环境厅分别于1月和7月汇总前半年评价较重失信和严重失信企业名单,报送省发展改革委、省电力公司,用于执行差别电价政策。
不仅如此,环保信用评价还与银行贷款挂钩,生态环境部门与人民银行、银监局等建立了协作机制,定期提供评级结果作为金融机构实施绿色信贷的重要依据,银行对红黑色企业实行一票否决,原则上不予新增贷款。
在发挥监督惩戒作用的同时,环保信用制度也在激励一些企业主动加大环保投入和正向引导。对于绿色企业,生态环境部门将优先安排环保引导资金,对红黑色企业暂停环保专项资金补助。同时,企业要想申请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停限产豁免,前提条件之一就要求是绿色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