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学习平台
APP下载

 

信用案例

信用案例

快递“实名”遇冷 遭遇的是诚信危机

【返回上一页】 来源:胶东在线发布时间:2017-06-16

据调查,“快递实名制”实施一年多来,并未严格执行。一些快递公司在揽件时,并不要求寄件人出示有效证件,对所寄的物品也不加验视,有的甚至在快递单上提前印好“已验视”字样。而有的寄件人出于隐私考虑,拒绝提供相关信息,这也导致快递实名制未能有效执行。

  

毋庸置疑,快递实名制的推行,一方面有利于信息的对称和查询方便,为收件人提供更快捷更方便的服务,让真正的用户享受真正的服务,另一方面可以有效防止类似“毒快递”、“爆炸快递”等威胁社会安全的事件发生,从源头上将不安全因素排除在外,使得那些想利用快递流程漏洞浑水摸鱼者无计可施。从而在寄件人和收件人之间架起一道防火墙,将有毒有害的危险快递阻遏在第一道关卡。

  

然而,好政策遇冷,必有蹊跷。究其原因,并不复杂,在实际操作中,根据《快递安全生产操作规范》,收寄快递除了必须出示本人身份证等有效证件、经快递员检查验视外,还需登记个人有效信息。这就造成各方对此都有所戒备:快递员则担心揽件时间增加、按件提成的收入减少,而快递企业则担心此举会导致客户流失,为了“省事省时间”,实名被忽略也就“顺理成章”了;民众担心其会泄露隐私,出于安全考虑不愿出具身份证,亦在情理之中。

  

担心信息泄露的背后从根本上说折射出当下诚信缺失的刺目现状。客户信息被泄露、被倒卖的情况并不鲜见。有关调查显示,78.2%的网民个人身份信息被泄露过,其中82.3%的网民亲身感受到了个人信息泄露给日常生活造成的影响,几乎所有人都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陷入了一种“信任困境”。

  

解铃还须系铃人,重塑彼此之间的信任,快递公司当身体力行,服务上多一份诚信,多一份真诚,多一份信誉,用诚信去引航快递业的发展,赢得用户的信任和支持,实名自然而然会成为一种态势,一种规则,反过来更好的推动快递服务业的发展。

  

解决实名制遇冷的“信任困境”,政府要担负“第一责任”。完善制度、健全法律,建立监管机制,强化违规处罚,让民众有规可循,让不诚信者无所遁形。从根本上解救信任危机,才能让快递实名制早日真正落地生根。